香港《稳定币条例》正式生效,建立发牌制度强化监管与创新并行
2025年8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正式实施《稳定币条例草案》,标志着香港在虚拟资产监管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该条例确立了一个法定的稳定币发行人发牌制度,旨在为虚拟资产活动提供更全面的法律框架,以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性,并为金融科技与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
根据条例内容,任何机构或个人若在商业活动中在香港境内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即使在境外发行但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均需向香港金融管理专员申请发牌。无牌经营稳定币发行业务将被视为违法,执法部门有权介入查处。
新条例的出台,不仅对稳定币的发行设定了门槛,同时也对相关运营机制提出了一系列严格要求。稳定币发行人必须在资产储备管理、客户资产分隔、赎回机制等方面符合规范,确保稳定币背后的法币资产充足、安全并可随时兑付。具体来说,条例要求稳定币发行人必须在合理条件下,按稳定币面额处理持有人的赎回请求,这一点对防止系统性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稳定币条例》还同步引入了一套完整的合规制度,包括打击洗钱与恐怖分子资金筹集的措施(AML/CFT)、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信息披露标准、审计要求,以及管理层适任性等方面的监管要求。这些规定使稳定币行业不仅具备金融属性,也必须承担与传统金融机构相匹配的监管责任。
香港金管局将根据行业反馈适时就细节监管框架展开进一步咨询,并有望推动更多明确和细化的配套指引出台,以帮助市场参与者更好理解和执行条例要求。
此次《稳定币条例》的生效,标志着香港在全球数字金融监管竞争中的进一步推进。与一些国家对稳定币态度依然保守或模糊不同,香港通过立法为稳定币提供了清晰的合法身份和操作规范,为数字资产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这不仅有助于吸引更多稳定币项目落地香港,也有利于巩固香港在全球虚拟资产和Web3生态中的地位。
从政策角度来看,该条例体现了监管与创新并重的理念。既为市场提供合法合规的运行空间,也对系统性风险施加有效控制。未来,随着持牌稳定币发行人逐步进入市场,以及与支付、证券、存款等领域的融合推进,香港的数字金融生态有望加速发展,成为全球稳定币监管与应用的领先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