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首例USDT非法买卖外汇案宣判 主犯获刑13年半

2025-07-30 okx交易所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一批典型案例,其中一则来自四川乐山中院提级审理的案件引发了广泛关注。该案为国内少数公开披露、以加密货币USDT参与非法外汇买卖并被依法定罪的判例,具有一定的示范和警示意义。

案件显示,2020年至2021年期间,被告人万某园等人通过搭建“人民币—USDT—美元”的交易链条,绕过国家对外汇管制,进行大量非法外汇交易。涉案金额高达2.34亿元人民币,影响范围广泛,行为时间跨度超过一年。四川乐山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该犯罪行为扰乱了国家金融管理秩序,构成非法经营罪。最终,主犯万某园被判处有期徒刑13年6个月,并处罚金114万元,其他涉案人员亦分别被判处不同年限的刑期及罚金。

本案的核心在于利用USDT这一稳定币进行非法外汇结算。所谓的“人民币—USDT—美元”模式,实质上是利用USDT作为桥梁,将人民币转化为美元,实现规避监管的地下外汇交易流程。交易过程通常涉及境内外多个账户与交易平台,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和跨境性,也使得监管和取证极具挑战性。

值得注意的是,USDT本质上是一种与美元锚定的加密稳定币,广泛用于数字资产交易和跨境资金流动。但其匿名性和快速清算特点,也被一些非法分子用作资金洗白或跨境非法转移的工具。近年来,公安机关与司法系统开始加大对此类案件的查处力度,强调即使交易媒介为加密资产,只要涉及非法经营行为,仍将依法追责。

乐山中院此案作为全国首批以“USDT非法买卖外汇”入罪的案例之一,具有重要的法律指引作用。司法机关通过明确表态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数字资产领域的违法行为不会因为其技术新颖或形式特殊而逃避法律制裁。

对此,法律专家指出,随着数字货币及稳定币在金融市场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监管制度也亟需跟进与完善。在制度建设逐步推进的过程中,司法判例的发布能够及时填补监管空白,为行政执法和司法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同时,该案件也对普通投资者与市场参与者提出警示。在法律尚不健全的加密资产领域,任何试图通过新型技术或交易路径规避监管的行为都可能面临严重法律后果。USDT、比特币等加密资产的合法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金融法规,否则即便是在链上完成的交易,也可能构成非法行为。

总体而言,四川乐山USDT非法买卖外汇案不仅是一次司法上的判罚,更是对加密金融活动合规性的再次强调。在政策持续收紧和监管持续加强的趋势下,市场各方应引以为戒,牢牢守住法律底线。

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站为您提供欧易OKEx官网的注册地址、加密货币及区块链的科普文章以及行业资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