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务部长:8月1日起关税生效,大国需开放市场或缴税

2025-07-21 okx交易所

近日,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在接受CBS新闻采访时公开表示,8月1日将成为各国向美国缴纳关税的最后期限,这一时间点标志着新一轮关税政策正式落地。尽管如此,卢特尼克强调,在该日期之后,各国仍有机会与美国就关税事宜展开进一步谈判。这一灵活立场为部分国家留出了回旋空间,但也明确了美国在贸易政策上的坚定立场。

据卢特尼克透露,对于一些体量较小的国家——包括拉丁美洲、加勒比以及非洲的部分国家——美国将适用相对较温和的10%基准关税。这一表态相较于此前特朗普政府暗示的更高税率,无疑是一种缓和措施,也可能是出于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贸易关系、避免对脆弱经济体施加过重负担的考虑。

不过,对于规模更大的经济体,卢特尼克的言辞则显得尤为强硬。他明确指出,这些国家将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向美国开放市场,要么支付公平的关税。”这句话清晰传达出美国在当前全球贸易格局下意图强化自身议价权的策略。尤其是在特朗普多次批评部分经济体通过贸易占尽美国便宜的背景下,此番表态被认为是为后续更广泛的贸易重塑和谈判奠定基础。

此次关税政策的调整背景,是美国政府持续推动“公平贸易”的战略方向。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美国产业回流的呼声,以及本土就业保护的政治诉求,关税再次成为政策工具箱中优先选项。值得注意的是,这项措施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与此前美国通过的多项相关经济法案形成联动效应,进一步推动“美国优先”的经济逻辑。

对全球而言,这一政策无疑将带来新的博弈局面。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因获得10%基准关税的政策宽松,或得以在短期内维持与美国的正常贸易往来;另一方面,经济大国如欧盟成员国、中国、印度、日本等,则可能需要重新评估其对美出口策略,权衡“开放市场”与“缴纳关税”的成本与收益。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虽然美国口头上仍保留谈判余地,但其实际策略意图已经非常明确:逼迫主要贸易伙伴重新打开市场大门,以换取继续参与美国市场的资格。若各国无法在8月1日前达成妥协,可能会面临贸易成本上升,甚至影响部分出口行业的盈利能力。

未来几周,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响应将值得重点关注。一方面是继续推动双边或多边贸易谈判,以换取更优惠的关税待遇;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出现对等报复措施,进一步升高全球贸易摩擦的风险。无论哪种路径,都预示着全球贸易政策正迈入更加复杂与多变的阶段,而8月1日无疑是这一变局的关键时间节点。

风险提示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站为您提供欧易OKEx官网的注册地址、加密货币及区块链的科普文章以及行业资讯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