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威尔批评关税政策推高通胀,美联储按兵不动观望降息时机
2025年,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葡萄牙辛特拉举行的国际央行会议上,罕见地对美国政府现行关税政策提出明确批评。他表示,如果没有总统特朗普政府持续推进的加征关税举措,美联储原本已计划在2025年内启动降息周期,目前也将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然而,出于对通胀前景的担忧以及关税带来的市场不确定性,美联储只能暂时维持高利率立场,继续“观望”。
在会议期间,鲍威尔被直接问及:是否正是美国当前的关税制度导致了美联储推迟降息。他给予了肯定答复,并强调目前“几乎所有关于美国通胀率的预测都因关税而显著上升”。这番话等同于确认了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已对宏观经济稳定构成障碍,也使美联储在制定货币政策时面临更加复杂的权衡。
这一发言显露出美联储内部对于政策空间被压缩的担忧。关税政策通常被视为一种财政工具,但其外溢效应却会明显影响物价,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已高度融合的背景下,加征进口税直接抬高了输入型成本,进而传导至消费者端,推高CPI数据,从而压制了货币政策宽松的操作空间。
鲍威尔进一步表示,尽管美国经济某些数据尚属强劲,例如就业市场依然稳健,但总体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上升”让美联储更倾向于“等待更多信息”后再做判断。他指出,当前美联储处于“维持利率”的模式,既不激进降息,也不倾向加息,而是维持政策灵活性,以便在全球经济风险演化中保留应对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正值美国总统选举年,特朗普政府的经济政策受到高度关注。此前,特朗普已明确表示,将继续扩大“美国优先”的贸易战略,包括对欧盟、中国等主要经济体加征新一轮关税。这一立场不仅加剧了国际贸易紧张,也直接触发了全球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增长与政策稳定性的疑虑。
在过去的加息周期中,美联储曾承受来自行政部门的强大压力,尤其在通胀居高不下时更是成为“众矢之的”。但此次鲍威尔的发言表明,美联储依然坚持其“数据导向与独立决策”的原则,尽管面对政府施加的压力,仍然坚持不被政治化。
总结来看,鲍威尔在辛特拉会议上的表态无疑是对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的一次技术性反击,也释放出美联储希望尽快恢复正常货币政策操作空间的强烈信号。随着全球经济前景变得更具不确定性,关税与通胀之间的关系将成为未来数月市场与政策观察的焦点。美国是否能在政治博弈和经济稳定之间找到平衡,将决定2025年后续的货币政策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