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加密黑客攻击事件盘点:损失逾1.1亿美元,Nobitex事件最为严重
2025年6月,加密货币行业在安全层面再次经历了一轮集中考验。据链上安全机构PeckShield Alert发布的月度报告显示,当月共记录约15起重大加密资产黑客攻击事件,累计造成资金损失达1.116亿美元,尽管这一数字较5月的总损失下降了56%,但攻击数量与影响仍显示出当前加密生态在安全层面存在的系统性隐患。
报告显示,本月最严重的攻击事件发生在伊朗的加密货币交易平台Nobitex。该平台遭受与以色列有关的黑客组织攻击,损失高达8200万美元,占6月总损失金额的近74%。Nobitex作为伊朗本地最大交易所之一,其遭遇大规模安全漏洞不仅对平台自身构成毁灭性打击,也引发了地区性政治、安全与加密合规等多重关注。此次事件中攻击手法尚未完全公开,但链上数据分析显示黑客采用了复杂的跨链转移与混币工具,进一步提高追踪难度。
除Nobitex外,6月还有多起具有代表性的安全事故同样引起行业警觉。Web3供应链平台ResupplyFi遭受攻击,损失约960万美元。该项目本为帮助企业链上部署物料与物流管理系统,但由于智能合约权限管理漏洞被利用,攻击者短时间内获取大量资产并进行洗钱操作。
此外,ALEXLabBTC作为一个建立在比特币生态上的DeFi协议,也在6月被爆出因合约逻辑漏洞被盗资金,损失约840万美元。该事件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其建立在比特币Layer 2环境中,过去被视为安全性相对更高,但此次攻击反映出即便在BTC生态中,合约级别的安全同样不可掉以轻心。
跨链桥平台ForceBridge也在6月出现安全事故,损失380万美元。作为多个公链之间资产转移的关键基础设施,跨链桥近年一直是攻击频发的重灾区,其复杂的验证机制与资产集中托管模式使其成为黑客眼中的“高价值目标”。
Solana生态方面也未能幸免,一位用户在未经授权的访问中遭盗取约320万美元资产。虽然该事件并非智能合约漏洞所致,但再次凸显出个人钱包管理、权限授权、交易签名验证等环节的用户教育与安全工具的重要性。
尽管6月的总损失金额较前月有所下降,但PeckShield指出,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安全风险正在缓解,更多的是由于本月缺乏如5月般极具规模的超级攻击事件。事实上,攻击数量仍维持高位,技术手法趋向复杂化与定向化,从链上合约到跨链桥,从中心化交易平台到个人钱包,攻击面呈现全链条、多维度扩展态势。
从长期看,这些事件再度表明,安全问题是制约加密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核心障碍之一。随着Web3生态快速扩张,项目方对安全的重视程度、第三方审计机制的完整性、用户教育的广度与深度,都将在接下来的一年中成为行业能否维持信任基础的关键。
总体而言,2025年6月的加密货币安全事件显示出黑客攻击已经超越单纯的经济动机,其背后可能涉及国家级网络战、地缘冲突延伸、或是对新兴技术协议的系统性渗透测试。在全球监管逐步推进与行业自律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安全防护仍将是每一个链上项目不可回避的战略重点。